您的留言已提交,谢谢!
5秒后将自动关闭
时间:2021-11-26
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,“养生”已不再是老年人群的专属活动,年轻人也开始重视自我的身体健康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养生哲学——“朋克养生”。
所谓“朋克养生”,可理解为年轻人一边“残害”身体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。譬如,“用最贵的眼霜,熬最长的夜”、“啤酒杯里泡枸杞,可乐瓶中加人参”、“吃用水涮过的麻辣烫”等等。比起传统的养生方式,年轻人的“朋克养生”更像是一场自娱自乐、一次狂欢后的救赎、一个放纵后的自我安慰。
年轻人的睡眠问题
凌晨3点不睡觉的人,在百度上搜索的TOP10问题1
在众多的养生问题中,“熬夜”和“失眠”逐渐成为了困扰大部分年轻人的首要问题。从真正意义上讲,0点入睡属于熬夜;从内分泌角度讲,11点后入睡便属于熬夜。据调查显示,69.3%的年轻人表示23:00过后才会睡觉,34.8%的年轻人入睡时间很长,半小时之内很难进入梦乡。此外,52.5%的年轻人贪恋夜晚,主动加入熬夜大军。2
各年龄代际入睡时间3
城市压力挤压了年轻人的时间,互联网发展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夜生活,众多年轻人实现了从“被动熬夜”到“主动熬夜”的转化。
年轻人主动或被动熬夜的比例3
主动熬夜vs被动熬夜
调查显示,在熬夜群体中,主动熬夜和被动熬夜的人数基本相同,50.6%为被动熬夜,49.4%为主动熬夜。其中,58.9%的人平均每周熬夜超过三次,主观上不想睡觉的人群越来越多。2
主被动熬夜人数比例2
主被动熬夜人群熬夜频率分布2
和通宵加班、上夜班、失眠等被动熬夜不同,有些人选择主动熬夜。他们明明可以晚上10 时之前就睡,却要么刷微博朋友圈抖音,要么追剧看网文听歌尬聊,哪怕就是发呆放空,也迟迟不舍得睡,磨蹭到半夜三更。事实上,具体怎样消磨深夜时光和晚睡关系并不大,而是心理因素导致的。4
睡眠拖延的心理需求
荷兰心理学家克劳尔·克鲁塞(Kroese, de Ridder, Evers)和Adriaanse在2014 年就首次将睡眠拖延行为引入健康行为拖延领域,并将其定义为“在没有外部原因阻碍的情况下,仍无法在预定时间上床睡觉”。和失眠不同,在Kroese等后续的调查(2016)结果来看,除了少数睡眠拖延者在睡前不得不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刷牙、洗脸等,大部分则是睡前沉浸式娱乐活动侵占睡眠时间而延迟睡眠行为。5而今,电子智能媒体的广泛应用更是加剧了睡眠拖延的现象。
缺乏安全感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注册催眠师管安吉称:“安全感越差的人面对分离的反应越严重,比较健康的反应是分离时会难过,但一段时间可以适应,重逢时会高兴。应用到不肯睡觉这个场景我们就可以类推,小时候不肯睡是不敢、不肯和父母分离,长大了不肯睡是不肯和自己分离、不肯和自己看似有掌控的现实世界分离。安全感好的人折腾一会就睡了,醒了元气满满;而安全感越差的人就越不肯睡,醒来会难受。” 4
因目标脱离、无聊等陷入恶性循环
姜荣萍等(2020)采用问卷的形式针对大学生就睡眠拖延、目标脱离、无聊和尽责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,结果显示了目标脱离和无聊与睡眠拖延呈显著正相关。文中指出,如果大学生没有目标感很容易产生无聊情绪,而网络恰恰是当前大学生用以缓解无聊的常用手段之一,通过网络媒体打发无聊,导致个体睡眠拖延。6
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雷开春也认为, “理性且比较有自制能力的人会选择加班或者学习方法来填充,而自制力差的人会选择刷手机、玩游戏、追剧等方式来回避、隔离现实,通过非现实的东西来感受‘我’的存在。”晚睡综合征人群通常自认为今天的生活没有价值感,对今天的过法并不满意,所以才想通过熬夜来抓住今天最后的尾巴来弥补,但是这样往往容易陷入恶性循环。4
DailyZz™
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熬夜的人,与其说是担心睡眠不足,不如说更关心是否有精力应对新一天。面对年轻人的睡眠问题,建明为年轻人的新型养生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——DailyZz™。DailyZz™是一种天然来源、专有的植物混合物,临床研究表明,摄入DailyZz™在7-14天内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及第二天的状态。DailyZz™含有留兰香和绿茶的水提取精华,富含天然多酚,能够有效促进睡眠健康。
DailyZz™临床效果显示7:
更高质量的睡眠
使用睡眠日记记录睡眠质量,与服用安慰剂相比,服用DailyZz™的受试者睡眠质量明显更高,有2倍的提升。
更好的执行能力
30天后,与安慰剂组相比, DailyZz™组在执行功能,特别是视觉回忆和处理方面有60%的改善。
提升注意力和反应速度
在为期30天的精神运动警觉测试(PVT)中,与安慰剂组相比,DailyZz™组的专注力提高了5倍,中位反应时间快了200%。
在冒险场景中有更好的判断力
在执行气球模拟风险任务时,服用DailyZz™的受试者可以承担更多的计算风险、获得了更高的奖励,他们表现出更好的判断力(2.5倍)。
参考文献:
[1]. DT财经《数据告诉你,凌晨三点不睡的年轻人都在搜什么》
[2].《2020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》
[3].Amazfit 米动大数据
[4]. 集结.“主动熬夜”背后,是怎样的心理在作祟[J].科学之友(上半月),2021(04):76-79.
[5].傅轶鸣等。睡眠拖延行为背后的心理生理机制解析。心理科学,43(5):1190-1196
[6].姜荣萍。目标脱离、尽责性与睡眠拖延:无聊与自我调节的中介作用。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(社科版)。2020年第1期
[7].Tubbs et al. A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Trial of a Polyphenol Botanical Blend on Sleep and Daytime Functioning Int. J. Environ. Res. Public Health 2021, 18, 3044